凯发k8手机网页-凯发k8官方旗舰厅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新农人”兴农系列报道

逐梦记-凯发k8手机网页

2024-05-16 08:45:5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摄 影 余凌智

  吴潮宏摄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婺城的广袤农村,涌现出一大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

  他们的眼界不再局限“一亩三分地”,而是将返乡创业当作人生出彩的契机,有计划、有方案、有策略地开展。他们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在希望的田野上逐梦前行,为乡村带来新理念、新模式、新功能,带动父老乡亲共绘共同富裕美好画卷。

  1追梦给乡村一个有趣的灵魂

  5月,双龙溪峡谷里,微波浅浅,小溪倒映着重重树影。在山水之间,趣野集·云中溪露营基地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山谷、泳池、小坡式草地已渐露雏形。

  “这是回金华的第三个项目,从营造年轻人热捧的体验场景出发,做一些多元化的新业态。”“新农人”施界告诉记者,这也比较符合当下年轻人注重个人体验和情绪价值的消费观念。

  施界是“80后”,从小在浙师大长大,日见尖峰云上走,夜听婺江拍岸潮,是个土生土长的金华人。即便离开家乡,前往上海、杭州从事金融工作多年,他对家乡依然情牵梦萦。

  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近年来,当一个个城市凭借不同方式,走向舞台中央,成功出圈走红,施界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想汇聚年轻人的努力让金华‘被看见’”。

  卸下满身的疲惫,回归乡村创业,一下子点燃了他的激情。“趣野集·三青森林营地是策划的第一个项目。”施界介绍道,在这里,晴天,可览山沐云溯溪品美食;雨天,则听风观雨煮茶会友人。目前,该项目已经成为市民朋友放松身心的“网红打卡点”。

  在罗店集镇,一个废弃多年的老党校旧址,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后,褪去破旧杂乱,凸显出原汁原味的70年代老房子的风貌,变身成为潮玩社交新地标——趣野集·创意人才公社。

  走进其中,只见打卡拍照、吃饭、喝下午茶者络绎不绝。新颖大胆的设计理念,处处匠心的装修布置,满满的穿越感,恍如时空错位。“很难想像,曾经被人遗忘的角落,现在却惊艳了时光!”创新带来的改变,吸引着年轻人纷至沓来,他们逐渐把它当成放飞心灵的“后花园”。

  “去年用了三个月时间,把这片无人看好的地块,转变成集餐饮、休闲、办公、人才孵化为一体的商业空间。目前,工作日能吸引300多名游客,周末节假日能达到近千人次,而且基本都是年轻人。”施界说,不过趣野集·创意人才公社的核心是“人才”,未来的计划是打造成为设计、策划类创业型人才聚集地,面向各类人才免费提供办公场所。

  青年是有活力的,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当一群有想法、有激情的青年汇聚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人才公社就是想把青年聚拢,发挥智慧、激发创意,抱团发展、靶向发力,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施界介绍,项目在为他们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的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自己多年来在多家上市公司做高管的经验,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通、产业互惠的共赢局面。

  “人才公社一直在大胆引进新业态,策划新活动,打造新场景,摸索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今年以来,已经牵线引进好几家文创企业。”采访的最后,施界告诉记者,家乡的营商环境在省内有口皆碑,创业过程中得到政府部门“一路绿灯”,希望能以项目引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实现梦想。

  眼下,罗店集镇八一路上,这两个月咖啡厅、面馆多了好几家,卖土特产的村民家家生意兴隆。人才公社带来的火热人气,激活了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就乡村而言,也是一样。当年轻人为乡村注入了有趣的灵魂,赋予乡村气质魅力,乡村就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目的地,也成了更多“新农人”奔赴的“理想国”。

  2筑梦在枣园找到奋斗的支点

  清晨6点,伴着初夏的几分凉意,虞浩强走进鸭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称鸭蛋、喂早餐,赶鸭子到池塘游泳,为鸭棚打扫卫生……这些活,他从小目睹父母做,后来又接手自己做,早已经驾轻就熟。

  与鸭场仅隔百来米,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枣园。两处的连接线,就是结实的污水管线。“枣树需要有机肥,鸭场需要消纳,‘种养结合’模式刚好满足需求。”虞浩强说,早些年也摸索过用化肥,不过肥力都被草争了去。这些年,农场坚持采用有机肥种植,这也是枣子果形饱满、口感脆甜的“窍门”。

  “95后”虞浩强是竹马乡青梅里村人。从小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骨子里对农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当他踌躇于大学毕业后何去何从时,一颗脆甜的枣在内心埋下了种子。“我所读的大学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当地盛产皮薄味甜的壶瓶枣。”他告诉记者,大学期间,隔壁寝室的校友学的是草业科学专业,经常有机会尝到壶瓶枣,他也因此得口福。回味之余,他不禁思考,能否在家乡种植枣树?

  说到枣,上些年纪的婺城人都很熟悉。过去,逢年过节,大家走亲访友带一包南枣或蜜枣做礼物。现在年轻的婺城人已经不知道这些为何物。

  几番了解,虞浩强知晓,南枣和蜜枣都由义乌大枣加工而成。义乌大枣是一种全国闻名的经济作物。

  锚定目标后,他四处打听,就是找不到能借鉴的样本。“十里八乡,根本没种枣树的。”辗转多处,他在周边县市找到了一位种枣大户,但他种了八九年还是没效益。不过,通过对枣市的摸索,他发现一级枣的行情较稳,只要品种好、管得当,收益应该能保障。于是,他锲而不舍,终于遇到一位义乌大枣种植专家。

  专家的点拨,自身的努力,加上政府对“新农人”创业的各种支持,枣园的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2018年,正是大学毕业前一年,他返回家乡承包了一片枣园。“一口气承包了100亩左右荒山,移栽了3000多棵枣树。”回忆起6年前的那一幕,他还记忆犹新。

  一个动物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回村种枣树,且周边都没有先例,这事在村里炸开了锅。怀揣单纯的梦想,虞浩强顶着压力,鼓起勇气迈出坚实的步伐。

  为了种出高品质的枣,虞浩强把家搬进了农场。5月开花,6月坐果,9月收获,每个重要的农时,安排哪些农活,他都细细琢磨、用心做到位。

  采访当日,时近晌午,太阳的热力十足,颇有夏天的感觉。他穿梭在枣园里,额头上沁满汗珠,与工人师傅一起抹芽摘心。“开花决定收成,尤其是第一批开花,关系到一级栆的产量,对应的抹芽摘心就特别重要。”他告诉记者,目前枣树进入生长旺季,生命活动极为活跃。通过抹芽摘心可以对枣树进行整形,减少养分的无效浪费,促进枣树生长结果,一个月里要进行四至五次。

  春来秋往,种植经验在一点点积累。不过,创业并非一帆风顺,收获也不是说来就来。最初有一年,看着枣园里“革命草”疯长,他动用了过量的除草剂,伤到了枣树的根系,导致那年所有枣树不长果。“整个枣园静悄悄的,我痛定思痛,下定决心,今后只采用人工割草机,不怕开支多,只为长得好。”他说。

  前年金秋九月,枣园里挂满熟透的枣子,微风拂面,枣香阵阵。虞浩强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去年,枣园总产量达到了25000斤,其中产量高的枣树能收获30至50斤,一级大枣占比达30%。他打了个漂亮的丰收仗。

  而对于青梅里村而言,每次丰收,都是一场盛会。彼时,随着“开杆了,打枣了……”的号令一出,村民们纷纷拿着竹竿、竹筐来打枣,上演起了“全村总动员”。

  虞浩强说,种植枣树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像抹芽摘心、防治除草、施肥灌溉、打枣都需要人工,每年能为村里提供至少20多个较长期岗位,打枣更是全员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也是他种枣的意义所在。

  “浩强,你把枣种好了!”曾经的质疑,在一次次丰收中消散了。

  采访快结束时,虞浩强忙完了枣园的活计,又一刻不停前往父母所在农场,循着“啾啾”的鸣叫声走进养殖房,照顾起86000羽鹌鹑的生活起居。

  “养鸭、养鹌鹑、种枣树,哪一项是你的‘最爱’?”面对记者的疑问,虞浩强咧开嘴笑了,黝黑的脸庞上笑容灿烂。他说,枣园支撑起了创业梦想,“种养结合”让梦想延伸。对于农业这份事业,他始终保有热血和激情,誓要书写出新时代的“新农人”故事。

  记者手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乡村给广大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采访中,记者看到,婺城“新农人”们满怀抱负、返乡创业,用己之长赋能乡村振兴,用一颗滚烫的心打造创新创业的“梦工厂”。他们思维开放、创意无限,敢想敢做、善作善成;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让人生绽放绚丽的光芒。

  这些“新农人”之所以“新”,不仅在于理念新、视野新、技术新,更在于汇聚成一股新兴力量,带动更多人点燃致富火种,让乡村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蓝海。

  我们期待,更多的“新农人”能在政策支持与鼓励下,返乡创业、成就梦想,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