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手机网页-凯发k8官方旗舰厅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小”叶子书写共富“大”文章-凯发k8手机网页

2024-06-14 08:45:0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彭丽莎

  吴潮宏摄

  进入六月,在婺南山区一带,山野间成片的箬叶开始成熟,村民们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近日,在沙畈乡青草村,村民张彩琴戴上草帽,腰挎柴刀,结伴上山采摘新鲜箬叶。“我们这里山清水秀,产出的箬叶又大又香,特别适合包粽子。”张彩琴兴奋地介绍了起来,野生的箬叶大多生长在高山上,非常绿色健康。

  沙畈乡山林面积约有28万亩,其中竹林面积高达七分之一,清澈甘冽的山泉水浇灌下,这里的野生箬竹面积大,产出的箬叶具有叶面宽阔、柔韧性强、气味清香的显著特点。

  “不夸张的说,动作娴熟的村民一天能采上千斤箬叶。”张彩琴介绍,随着箬叶成熟季的到来,届时山林间随处可见采收箬叶的村民影子,采收期可以一直从6月持续到9月底。

  山上采摘忙,山下加工点同样忙碌。

  这些天,各个箬叶合作社正在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箬叶烘干工作做足准备。据了解,全乡目前有十多家箬叶合作社。村民们把当天从山上采收的新鲜箬叶卖给合作社,合作社经过分拣、修剪、捆绑等程序后,送入烤房烘干,最大限度保存箬叶的鲜香品质。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上千吨箬叶从沙畈乡销往全国各地。

  近日,走进位于沙畈乡周村村的共富工坊,20余名工作人员正分工有序,有人包粽子,有人煮粽子,还有人打包发货。“没想到共富工坊刚建成不久,订单就源源不断了,最近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赶制粽子。”该共富工坊负责人蒋云飚高兴地说。当地百姓将这些粽子取名为“林下粽”。箬叶本就是林下资源,包在里面的板栗、豆类都是林下的生态农产品,连蒸煮用的水都是一类饮用水,这样的粽子可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

  从鲜箬叶的采收烘干,到由箬叶制作的“林下粽”等食品,经过多年的发展,沙畈乡的箬叶经济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其实,早在多年前,当地的党委政府就在思考:箬叶如此畅销,是否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尽可能提升箬叶的经济价值,并带动其他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进一步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带着这样的思考,他们前往湖南等地学习调研,并与高校对接合作,尝试把一片箬叶做成一个大产业。在多方的努力下,面对野生箬叶生长规模呈现萎缩的态势,2023年,沙畈乡投资建设50余亩粽叶栽培基地和1000余亩粽叶抚育基地,大力推进箬叶“野转家”人工栽培;今年又建成粽子加工基地,不断延链补链,逐步形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箬叶食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箬叶的生态产业‘大文章’,不断夯实完善各个产业链,用最地道、最丰富的资源推动形成沙畈最有前景、最能致富的产业。”沙畈乡相关负责人范怡介绍,将这片曾鲜为人知的“土叶子”发展成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记者 彭丽莎)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