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甘当保姆送服务 农户自觉参与忙转型
连日来,沙畈乡乌云、银坑等村的养殖大户,纷纷忙着联系商贩销售肉猪。因为,自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后,功能区内限制发展畜禽业、禁止发展工业,沙畈人民也忙于产业的转型,他们在丢掉养殖“饭碗”之后,将重新捧起生态种植业和来料加工业“饭碗”。
今年8月,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整治攻坚战正在婺城区打响,世世代代生活在琅琊、沙畈等山区的农民,面临着产业转型。曾经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养殖业、木材加工业,如今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山民今后的路将怎样行走?1万人“吃饭”和100万人“喝水”,相互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一切都摆在了当地政府的面前。
近年来,市、区各有关部门对沙金兰水源保护都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在功能区内禁止发展工业、限养畜禽、禁止上山砍柴、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同时,还对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实行了经济补偿机制。但由于措施不到位,在此次整治之前,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内,还有大小采砂场4家,各类养殖场95户、锯板厂49家。每年排放到沙畈水库的畜禽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就超过5000吨。水源保护区域内,如不彻底清理这些污染源,金华100万市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沙金兰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专项整治行动,再一次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按照沙金兰水源生态功能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在水源保护区域内要关停搬迁所有的畜禽养殖场、锯板厂、采砂场,并有计划实行下山移民异地脱贫。2012年,沙畈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600元,与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200元相差甚远。而今,水源保护区又要限制畜禽养殖业,禁止发展工业,这无疑是砸掉了农民的一个“饭碗”。此时此刻,作为政府部门,也非常必要帮助农民寻找另一只“饭碗”。
听说沙畈乡境内要全面关停养殖场,当地百姓人人忧心忡忡,他们担忧自己今后的路不知怎样走。沙畈乡周辽村的女强人倪海芝提出,让山区妇女姐妹走出大山从事家政服务业。倪海芝去年在市区成立了海芝家政服务公司,吸引了近百名山区妇女从事家政服务,目前沙畈月嫂、沙畈保姆已成为市区家政服务业的金字招牌。婺城区妇联也表示,今后要在山区经常性举办家政服务培训、来料加工对接,让山区妇女尽快实现产业转型。
在引导农民进行产业转型中,婺城区农林局先后派出专家进驻沙畈,帮助农民走生态农业之路。沙畈拥有丰富的农林土特产,笋干、茶叶、土蜂蜜等都是天然绿色农产品。区农林局及时做好帮扶工作,为有意向搬迁到山外发展的养殖户和锯板加工厂做好产业对接,目前,山区有17户农民有外迁创业设想,现在已有10户顺利实现了异地搬迁创业。同时,引导农民进行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毛竹、油茶、红豆杉、香榧、水果等种植业,加大对发展农林产业的农户的产业扶持力度。采云间公司原在沙畈有4500亩茶园,每年可吸引大批山民进茶园就业,今后该公司将加大对山区茶园的扩容,以有机茶生产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门路。区委农办也积极鼓励山民异地搬迁,到山外创业,实现下山脱贫。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